欄目導航
熱點文章
- 建筑工程技術-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09-25
- 建筑工程技術-綠色施工技術10-19
- 建筑工程技術-鋼結構技術09-25
建筑工程技術-地基基礎和地下空間工程技術
1 地基基礎和地下空間工程技術
1.1 灌注樁后注漿技術
1.1.1技術內容
灌注樁后注漿是指在灌注樁成樁后一定時間,通過預設在樁身內的注漿導管及與之相連的樁端、樁側處的注漿閥以壓力注入水泥漿的一種施工工藝。注漿目的一是通過樁底和樁側后注漿加固樁底沉渣(虛土)和樁身泥皮,二是對樁底及樁側一定范圍的土體通過滲入(粗顆粒土)、劈裂(細粒土)和壓密(非飽和松散土)注漿起到加固作用,從而增大樁側阻力和樁端阻力,提高單樁承載力,減少樁基沉降。
在優(yōu)化注漿工藝參數(shù)的前提下,可使單樁豎向承載力提高40%以上,通常情況下粗粒土增幅高于細粒土、樁側樁底復式注漿高于樁底注漿;樁基沉降減小30%左右;預埋于樁身的后注漿鋼導管可以與樁身完整性超聲檢測管合二為一。
1.1.2技術指標
根據(jù)地層性狀、樁長、承載力增幅和樁的使用功能(抗壓、抗拔)等因素,灌注樁后注漿可采用樁底注漿、樁側注漿、樁側樁底復式注漿等形式。主要技術指標為:
(1)漿液水灰比:0.45~0.9;
(2)注漿壓力:0.5~16MPa。
實際工程中,以上參數(shù)應根據(jù)土的類別、飽和度及樁的尺寸、承載力增幅等因素適當調整,并通過現(xiàn)場試注漿和試樁試驗最終確定。 設計和施工可依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的規(guī)定 進行。
1.1.3適用范圍
灌注樁后注漿技術適用于除沉管灌注樁外的各類泥漿護壁和干作業(yè)的鉆、挖、沖孔灌注樁。當樁端及樁側有較厚的粗粒土時,后注漿提高單樁承載力的效果更為明顯。
1.1.4工程案例
目前該技術應用于北京、上海、天津、福州、汕頭、武漢、宜春、杭州、濟南、廊坊、龍海、西寧、西安、德州等地數(shù)百項高層、超高層建筑樁基工程中,經(jīng)濟效益顯著。典型工程如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上海中心大廈等。
1.2 長螺旋鉆孔壓灌樁技術
1.2.1技術內容
長螺旋鉆孔壓灌樁技術是采用長螺旋鉆機鉆孔至設計標高,利用混凝土泵將超流態(tài)細石混凝土從鉆頭底壓出,邊壓灌混凝土邊提升鉆頭直至成樁,混凝土灌注至設計標高后,再借助鋼筋籠自重或利用專門振動裝置將鋼筋籠一次插入混凝土樁體至設計標高,形成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后插入鋼筋籠的工序應在壓灌混凝土工序后連續(xù)進行。與普通水下灌注樁施工工藝相比,長螺旋鉆孔壓灌樁施工,不需要泥漿護壁,無泥皮,無沉渣,無泥漿污染,施工速度快,造價較低。
該工藝還可根據(jù)需要在鋼筋籠上綁設樁端后注漿管進行樁端后注漿,以提高樁的承載力。
1.2.2技術指標
(1)混凝土中可摻加粉煤灰或外加劑,混凝土中粉煤灰摻量宜為 70~90kg/ m3;
(2)混凝土的粗骨料可采用卵石或碎石,最大粒徑不宜大于 20mm;
(3)混凝土塌落度宜為 180~220mm。
設計和施工可依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的規(guī)定進行。
1.2.3適用范圍
適用于地下水位較高,易塌孔,且長螺旋鉆孔機可以鉆進的地層。
1.2.4工程案例
在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多項工程中應用,經(jīng)濟效益顯著,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1.3 水泥土復合樁技術
1.3.1技術內容
水泥土復合樁是適用于軟土地基的一種新型復合樁,由PHC管樁、鋼管樁等在水泥土初凝前壓入水泥土樁中復合而成的樁基礎,也可將其用作復合地基。水泥土復合樁由芯樁和水泥土組成,芯樁與樁周土之間為水泥土。水泥攪拌樁的施工及芯樁的壓入改善了樁周和樁端土體的物理力學性質及應力場分布,有效地改善了樁的荷載傳遞途徑;樁頂荷載由芯樁傳遞到水泥土樁再傳遞到側壁和樁端的水泥土體,有效地提高了樁的側阻力和端阻力,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復合樁的承載力,減小樁的沉降。目前常用的施工工藝有植樁法等。
1.3.2技術指標
(1)水泥土樁直徑宜為500~700mm;
(2)水泥摻量宜為12%~20%;
(3)管樁直徑宜為300~600mm;
(4)樁間距宜取水泥土樁直徑的3~5倍;
(5)樁端應選擇承載力較高的土層。
1.3.3適用范圍
適用于軟弱粘土地基。在沿江、沿海地區(qū),廣泛分布著含水率較高、強度低、壓縮性較高、垂直滲透系數(shù)較低、層厚變化較大的軟粘土,地表下淺層存在有承載力較高的土層。采用傳統(tǒng)的單一的地基處理方式或常規(guī)鉆孔灌注樁,往往很難取得理想的技術經(jīng)濟效果,水泥土復合樁是適用于這種地層的有效方法之一。
1.3.4工程案例
在上海、天津、江陰、常州等地區(qū)的多項工程中應用。
1.4 混凝土樁復合地基技術
1.4.1技術內容
混凝土樁復合地基是以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復合地基為代表的高粘結強度樁復合地基,近年來混凝土灌注樁、預制樁作為復合地基增強體的工程越來越多,其工作性狀與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復合地基接近,可統(tǒng)稱為混凝土樁復合地基。
混凝土樁復合地基通過在基底和樁頂之間設置一定厚度的褥墊層,以保證樁、土共同承擔荷載,使樁、樁間土和褥墊層一起構成復合地基。樁端持力層應選擇承載力相對較高的土層?;炷翗稄秃系鼗哂谐休d力提高幅度大,地基變形小、適用范圍廣等特點。
1.4.2技術指標
根據(jù)工程實際情況,混凝土樁可選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常用的施工工藝包括長螺旋鉆孔、管內泵壓混合料成樁,振動沉管灌注成樁及鉆孔灌注成樁三種施工工藝。主要技術指標為:
(1)樁徑宜取 350~600mm;
(2)樁端持力層應選擇承載力相對較高的地層;
(3)樁間距宜取 3~5倍樁徑;
(4)樁身混凝土強度滿足設計要求,一般情況下要求混凝土強度大于等于C15;
(5)褥墊層宜用中砂、粗砂、碎石或級配砂石等,不宜選用卵石,最大粒徑不宜大于30mm,厚度 150~300mm,夯填度≤0.9。
實際工程中,以上參數(shù)根據(jù)場地巖土工程條件、基礎類型、結構類型、地基承載力和變形要求等條件或現(xiàn)場試驗確定。
對于市政、公路、高速公路、鐵路等地基處理工程,當基礎剛度較弱時,宜在樁頂增加樁帽或在樁頂采用碎石+土工格柵、碎石+鋼板網(wǎng)等方式調整樁土荷載分擔比例,以提高樁的承載能力。
設計和施工可依據(jù)《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的規(guī)定進行。
1.4.3適用范圍
適用于處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結的素填土等地基。對淤泥質土應按當?shù)亟?jīng)驗或通過現(xiàn)場試驗確定其適用性。就基礎形式而言,既可用于條形基礎、獨立基礎,又可用于箱形基礎、筏形基礎。采取適當技術措施后亦可應用于剛度較弱的基礎以及柔性基礎。
1.4.4工程案例
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陜西、內蒙古、新疆以及山東、河南、安徽、廣西等地區(qū)多層、高層建筑、工業(yè)廠房、鐵路地基處理工程中廣泛應用,經(jīng)濟效益顯著,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在鐵路工程中已用于哈大鐵路客運專線工程、京滬高鐵工程等。
1.5 真空預壓法組合加固軟基技術
1.5.1技術內容
(1)真空預壓法是在需要加固的軟粘土地基內設置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然后在地面鋪設砂墊層,其上覆蓋不透氣的密封膜使軟土與大氣隔絕,然后通過埋設于砂墊層中的濾水管,用真空裝置進行抽氣,將膜內空氣排出,因而在膜內外產生一個氣壓差,這部分氣壓差即變成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載。地基隨著等向應力的增加而固結。
(2)真空堆載聯(lián)合預壓法是在真空預壓的基礎上,在膜下真空度達到設計要求并穩(wěn)定后,進行分級堆載,并根據(jù)地基變形和孔隙水壓力的變化控制堆載速率。堆載預壓施工前,必須在密封膜上覆蓋無紡土工布以及粘土(粉煤灰)等保護層進行保護,然后分層回填并碾壓密實。與單純的堆載預壓相比,加載的速率相對較快。在堆載結束后,進入聯(lián)合預壓階段,直到地基變形的速率滿足設計要求,然后停止抽真空,結束真空聯(lián)合堆載預壓。
1.5.2技術指標
(1)真空預壓施工時首先在加固區(qū)表面用推土機或人工鋪設砂墊層,層厚約0.5m;
(2)真空管路的連接點應密封,在真空管路中應設置止回閥和閘閥;濾水管應設在排水砂墊層中,其上覆蓋厚度100~200mm的砂層;
(3)密封膜熱合粘結時宜用雙熱合縫的平搭接,搭接寬度應大于15mm且應鋪設二層以上。密封膜的焊接或粘接的粘縫強度不能低于膜本身抗拉強度的60%;
(4)真空預壓的抽氣設備宜采用射流真空泵,空抽時應達到95kPa以上的真空吸力,其數(shù)量應根據(jù)加固面積和土層性能等確定;
(5)抽真空期間真空管內真空度應大于90kPa,膜下真空度宜大于80kPa;
(6)堆載高度不應小于設計總荷載的折算高度;
(7)對主要以變形控制設計的建筑物地基,地基土經(jīng)預壓所完成的變形量和平均固結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對以地基承載力或抗滑穩(wěn)定性控制設計的建筑物地基,地基土經(jīng)預壓后其強度應滿足建筑物地基承載力或穩(wěn)定性要求。
主要參考標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1004、《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
1.5.3適用范圍
該軟土地基加固方法適用于軟弱粘土地基的加固。在我國廣泛存在著海相、湖相及河相沉積的軟弱粘土層,這種土的特點是含水量大、壓縮性高、強度低、透水性差。該類地基在建筑物荷載作用下會產生相當大的變形或變形差。對于該類地基,尤其需大面積處理時,如在該類地基上建造碼頭、機場等,真空預壓法以及真空堆載聯(lián)合預壓法是處理這類軟弱粘土地基的較有效方法之一。
1.5.4工程案例
本技術已用于日照港料場、黃驊港碼頭、深圳福田開發(fā)區(qū)、天津塘沽開發(fā)區(qū)、深圳寶安大道、上海迪士尼主題樂園項目、珠海發(fā)電廠、汕頭港多用途泊位后方集裝箱堆場、天津臨港產業(yè)區(qū)等。
1.6 裝配式支護結構施工技術
1.6.1技術內容
裝配式支護結構是以成型的預制構件為主體,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在現(xiàn)場裝配成為支護結構。與常規(guī)支護手段相比,該支護技術具有造價低、工期短、質量易于控制等特點,從而大大降低了能耗、減少了建筑垃圾,有較高的社會、經(jīng)濟效益與環(huán)保作用。
目前,市場上較為成熟的裝配式支護結構有:預制樁、預制地下連續(xù)墻結構、預應力魚腹梁支撐結構、工具式組合內支撐等。
預制樁作為基坑支護結構使用時,主要是采用常規(guī)的預制樁施工方法,如靜壓或者錘擊法施工,還可以采用拆入水泥土攪拌樁,TRD攪拌墻或CSM雙輪銑攪拌墻內形成連續(xù)的水泥土復合支護結構。預應力預制樁用于支護結構時,應注意防止預應力預制樁發(fā)生脆性破壞并確保接頭的施工質量。
預制地下連續(xù)墻技術即按照常規(guī)的施工方法成槽后,在泥漿中先插入預制墻段、預制樁、型鋼或鋼管等預制構件,然后以自凝泥漿置換成槽用的護壁泥漿,或直接以自凝泥漿護壁成槽插入預制構件,以自凝泥漿的凝固體填塞墻后空隙和防止構件間接縫滲水,形成地下連續(xù)墻。采用預制的地下連續(xù)墻技術施工的地下墻面光潔、墻體質量好、強度高,并可避免在現(xiàn)場制作鋼筋籠和澆混凝土及處理廢漿。近年來,在常規(guī)預制地下連續(xù)墻技術的基礎上,又出現(xiàn)一種新型預制連續(xù)墻,即不采用昂貴的自凝泥漿而仍用常規(guī)的泥漿護壁成槽,成槽后插入預制構件并在構件間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將其連成一個完整的墻體。該工藝是一種相對經(jīng)濟又兼具現(xiàn)澆地下墻和預制地下墻優(yōu)點的新技術。
預應力魚腹梁支撐技術,由魚腹梁(高強度低松弛的鋼絞線作為上弦構件,H 型鋼作為受力梁,與長短不一的 H 型鋼撐梁等組成)、對撐、角撐、立柱、橫梁、拉桿、三角形節(jié)點、預壓頂緊裝置等標準部件組合并施加預應力,形成平面預應力支撐系統(tǒng)與立體結構體系,支撐體系的整體剛度高、穩(wěn)定性強。本技術能夠提供開闊的施工空間,使挖土、運土及地下結構施工便捷,不僅顯著改善地下工程的施工作業(yè)條件,而且大幅減少支護結構的安裝、拆除、土方開挖及主體結構施工的工期和造價。
工具式組合內支撐技術是在混凝土內支撐技術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內支撐結構體系, 主要利用組合式鋼結構構件其截面靈活可變、加工方便、適用性廣的特點,可在各種地質情況和復雜周邊環(huán)境下使用。該技術具有施工速度快,支撐形式多樣,計算理論成熟,可拆卸重復利用,節(jié)省投資等優(yōu)點。
1.6.2技術指標
預制地下連續(xù)墻:
(1)通常預制墻段厚度較成槽機抓斗厚度小20mm左右,常用的墻厚有580mm、780mm,一般適用于9m以內的基坑;
(2)應根據(jù)運輸及起吊設備能力、施工現(xiàn)場道路和堆放場地條件,合理確定分幅和預制件長度,墻體分幅寬度應滿足成槽穩(wěn)定性要求;
(3)成槽順序宜先施工L形槽段,再施工一字形槽段;
(4)相鄰槽段應連續(xù)成槽,幅間接頭宜采用現(xiàn)澆接頭。
預應力魚腹梁支撐:
(1)型鋼立柱的垂直度控制在1/200以內;型鋼立柱與支撐梁托座要用高強螺栓連接;
(2)施工圍檁時,牛腿平整度誤差要控制在2mm以內,且不能下垂,平直度用拉繩和長靠尺或鋼尺檢查,如有誤差則進行校正,校正后采用焊接固定;
(3)整個基坑內的支撐梁要求必須保證水平,并且支撐梁必須能承受架設在其上方的支撐自重和來自上部結構的其他荷載;
(4)預應力魚腹梁支撐的拆除是安裝作業(yè)的逆順序。
工具式組合內支撐:
(1)標準組合支撐構件跨度為 8m、9m、12m等;
(2)豎向構件高度為 3m、4m、5m等;
(3)受壓桿件的長細比不應大于 150,受拉桿件的長細比不應大于200;
(4)進行構件內力監(jiān)測的數(shù)量不少于構件總數(shù)量的15%;
(5)圍檁構件為1.5m、3m、6m、9m、12m。
主要參考標準:《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
1.6.3適用范圍
預制地下連續(xù)墻一般僅適用于9m以內的基坑,適用于地鐵車站、周邊環(huán)境較為復雜的基坑工程等;預應力魚腹梁支撐適用于市政工程中地鐵車站、地下管溝基坑工程以及各類建筑工程基坑,預應力魚腹梁支撐適用于溫差較小地區(qū)的基坑,當溫差較大時應考慮溫度應力的影響。工具式組合內支撐適用于周圍建筑物密集,施工場地狹小,巖土工程條件復雜或軟弱地基等類型的深大基坑。
1.6.4工程案例
預制地下連續(xù)墻技術已成功應用于上海建工活動中心、明天廣場、達安城單建式地下車庫和瑞金醫(yī)院單建式地下車庫、華東醫(yī)院停車庫等工程。
預應力魚腹梁支撐已成功應用于廣州地鐵網(wǎng)運營管理中心、江陰幸福里老年公寓和商業(yè)用房、南京繞城公路地道工程、寧波軌道交通1、2號線鼓樓站車站等工程。
工具式組合內支撐已成功應用于北京國貿中心、上海臨港六院、上海天和錦園、廣東工商行業(yè)務大樓、廣東荔灣廣場、廣東金匯大廈、杭州杭政儲住宅、寧波軌交1號線鼓樓站及北京地鐵13號線等。
1.7 型鋼水泥土復合攪拌樁支護結構技術
1.7.1技術內容
型鋼水泥土復合攪拌樁是指:通過特制的多軸深層攪拌機自上而下將施工場地原位土體切碎,同時從攪拌頭處將水泥漿等固化劑注入土體并與土體攪拌均勻,通過連續(xù)的重疊搭接施工,形成水泥土地下連續(xù)墻;在水泥土初凝之前,將型鋼(預制混凝土構件)插入墻中,形成型鋼(預制混凝土構件)與水泥土的復合墻體。型鋼水泥土復合攪拌樁支護結構同時具有抵抗側向土水壓力和阻止地下水滲漏的功能。
近幾年水泥土攪拌樁施工工藝在傳統(tǒng)的工法基礎上有了很大的發(fā)展,TRD工法、雙輪銑深層攪拌工法(CSM工法)、五軸水泥土攪拌樁、六軸水泥土攪拌樁等施工工藝的出現(xiàn)使型鋼水泥土復合攪拌樁支護結構的使用范圍更加廣泛,施工效率也大大增加。
其中TRD工法(Trench-Cutting& Re-mixing Deep Wall Method)是將滿足設計深度的附有切割鏈條以及刀頭的切割箱插入地下,在進行縱向切割橫向推進成槽的同時,向地基內部注入水泥漿以達到與原狀地基的充分混合攪拌在地下形成等厚度水泥土連續(xù)墻的一種施工工藝。該工法具有適應地層廣、墻體連續(xù)無接頭、墻體滲透系數(shù)低等優(yōu)點。
雙輪銑深層攪拌工法(CSM工法),是使用兩組銑輪以水平軸向旋轉攪拌方式、形成矩形槽段的改良土體的一種施工工藝。該工法的性能特點有:(1)具有高削掘性能,地層適應性強;(2)高攪拌性能;(3)高削掘精度;(4)可完成較大深度的施工;(5)設備高穩(wěn)定性;(6)低噪聲和振動;(7)可任意設定插入勁性材料的間距;(8)可靠施工過程數(shù)據(jù)和高效的施工管理系統(tǒng);(9)雙輪銑深層攪拌工法(CSM工法)機械均采用履帶式主機,占地面積小,移動靈活。
1.7.2技術指標
(1)型鋼水泥土攪拌墻的計算與驗算應包括內力和變形計算、整體穩(wěn)定性驗算、抗傾覆穩(wěn)定性驗算、坑底抗隆起穩(wěn)定性驗算、抗?jié)B流穩(wěn)定性驗算和坑外土體變形估算;
(2)型鋼水泥土攪拌墻中三軸水泥土攪拌樁的直徑宜采用650mm、850mm、1000mm,內插H形鋼或預制混凝土構件;
(3)水泥土復合攪拌樁28d無側限抗壓強度標準值不宜小于0.5MPa;
(4)攪拌樁的入土深度宜比型鋼的插入深度深0.5~1.0m;
(5)攪拌樁體與內插型鋼的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1/200;
(6)當攪拌樁達到設計強度,且齡期不小于28d后方可進行基坑開挖;
(7)TRD工法等厚度水泥土攪拌墻28d齡期無側限抗壓強度不應小于設計要求且不宜小于0.8MPa;水泥宜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P.O 4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土攪拌墻正式施工之前應通過現(xiàn)場試成墻試驗以確定具體施工參數(shù)(材料用量和水灰比等)。
(8)雙輪銑深層攪拌工法(CSM工法)成槽設備在施工過程中采用泥漿護壁來防止槽壁坍塌;膨潤土泥漿的配合比通常為70~90kg/m3(取決于膨潤土的質量),泥漿密度約為1.05kg/cm3,粘度要超過40s(馬氏漏斗粘度)。
主要參照標準:《型鋼水泥土攪拌墻技術規(guī)程》JGJ/T199、《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等。
1.7.3適用范圍
該技術主要用于深基坑支護,可在粘性土、粉土、砂礫土使用,目前在國內主要在軟土地區(qū)有成功應用。
1.7.4工程案例
上海靜安寺下沉式廣場、國際會議中心、地鐵陸家嘴車站、地鐵2號線龍東路延伸段、上海梅山大廈、天津地鐵二、三號線工程、天津站交通樞紐工程。TRD工法已在上海、天津、武漢、南昌等多個深大基坑工程中成功應用,超深可達60m;雙輪銑深層攪拌工法(CSM工法)在天津醫(yī)院、地鐵2號線紅旗路站聯(lián)絡線工程、世紀廣場、華潤紫陽里停車廠等工程中應用。
1.8 地下連續(xù)墻施工技術
1.8.1技術內容
地下連續(xù)墻,就是在地面上先構筑導墻,采用專門的成槽設備,沿著支護或深開挖工程的周邊,在特制泥漿護壁條件下,每次開挖一定長度的溝槽至指定深度,清槽后,向槽內吊放鋼筋籠,然后用導管法澆注水下混凝土,混凝土自下而上充滿槽內并把泥漿從槽內置換出來,筑成一個單元槽段,并依此逐段進行,這些相互鄰接的槽段在地下筑成的一道連續(xù)的鋼筋混凝土墻體。地下連續(xù)墻主要作承重、擋土或截水防滲結構之用。
地下連續(xù)墻具有如下優(yōu)點:(1)施工低噪聲、低震動,對環(huán)境的影響?。唬?)連續(xù)墻剛度大、整體性好,基坑開挖過程中安全性高,支護結構變形較小;(3)墻身具有良好的抗?jié)B能力,坑內降水時對坑外的影響較??;(4)可作為地下室結構的外墻,可配合逆作法施工,縮短工期、降低造價。
隨著城市土地資源日趨緊張,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日益崛起,基坑深度也突破初期的十幾米朝更深的幾十米發(fā)展,隨之帶來的是地下連續(xù)墻向著超深、超厚發(fā)展。目前建筑領域地下連續(xù)墻已經(jīng)超越了110m,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城市發(fā)展的需求地下連續(xù)墻將會向更深的深度發(fā)展。例如軟土地區(qū)的超深地下連續(xù)墻施工,利用成槽機、銑槽機在粘土和砂土環(huán)境下各自的優(yōu)點,以抓銑結合的方法進行成槽,并合理選用泥漿配比,控制槽壁變形,優(yōu)勢明顯。
由于地下連續(xù)墻是由若干個單元槽段分別施工后再通過接頭連成整體,各槽段之間的接頭有多種形式,目前最常用的接頭形式有圓弧形接頭、橡膠帶接頭、工字型鋼接頭、十字鋼板接頭、套銑接頭等。其中橡膠帶接頭是一種相對較新的地下連續(xù)墻接頭工藝,通過橫向連續(xù)轉折曲線和縱向橡膠防水帶延長了可能出現(xiàn)的地下水滲流路線,接頭的止水效果較以前的各種接頭工藝有大幅改觀。目前超深的地下連續(xù)墻多采用套銑接頭,利用銑槽機可直接切削硬巖的能力直接切削已成槽段的混凝土,在不采用鎖口管、接頭箱的情況下形成止水良好、致密的地下連續(xù)墻接頭。套銑接頭具有施工設備簡單、接頭水密性良好等優(yōu)點。
1.8.2技術指標
地下連續(xù)墻根據(jù)施工工藝,可分為導墻制作、泥漿制備、成槽施工、混凝土水下澆筑、接頭施工等。主要技術指標為:
(1)新拌制泥漿指標:比重1.03~1.10,粘度22s~35s,膠體率大于98%,失水量小于30ml/30min,泥皮厚度小于1mm,pH值8~9;
(2)循環(huán)泥漿指標:比重1.05~1.25,粘度22s~40s,膠體率大于98%,失水量小于30ml/30min,泥皮厚度小于3mm,pH值8~11,含砂率小于7%;
(3)清基后泥漿指標:密度不大于1.20,粘度20s~30s,含砂率小于7%,pH值8~10;
(4)混凝土:坍落度200mm±20mm,抗壓強度和抗?jié)B壓力符合設計要求;
實際工程中,以上參數(shù)應根據(jù)土的類別、地下連續(xù)墻的結構用途、成槽形式等因素適當調整,并通過現(xiàn)場試成槽試驗最終確定。
1.8.3適用范圍
一般情況下地下連續(xù)墻適用于如下條件的基坑工程:
(1)深度較大的基坑工程,一般開挖深度大于10m才有較好的經(jīng)濟性;
(2)鄰近存在保護要求較高的建(構)筑物,對基坑本身的變形和防水要求較高的工程;
(3)基坑內空間有限,地下室外墻與紅線距離極近,采用其他圍護形式無法滿足留設施工操作空間要求的工程;
(4)圍護結構亦作為主體結構的一部分,且對防水、抗?jié)B有較嚴格要求的工程;
(5)采用逆作法施工,地上和地下同步施工時,一般采用地下連續(xù)墻作為圍護墻。
1.8.4工程案例
上海中心大廈、上海金茂大廈、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深圳國貿地鐵車站等等。目前地下連續(xù)墻廣泛應用于北京、上海、深圳、南京、蘭州等地的江河湖泊防滲,港口、船塢和污水處理廠、高層建筑的地下室、地下停車場、地鐵甚至于大橋建設中,市場前景廣闊。
1.9 逆作法施工技術
1.9.1技術內容
逆作法一般是先沿建筑物地下室外墻軸線施工地下連續(xù)墻,或沿基坑的周圍施工其他臨時圍護墻,同時在建筑物內部的有關位置澆筑或打下中間支承樁和柱,作為施工期間于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結構自重和施工荷載的支承;然后施工逆作層的梁板結構,作為地下連續(xù)墻或其他圍護墻的水平支撐,隨后逐層向下開挖土方和澆筑各層地下結構,直至底板封底;同時,由于逆作層的樓面結構先施工完成,為上部結構的施工創(chuàng)造了條件,因此可以同時向上逐層進行地上結構的施工;如此地面上、下同時進行施工,直至工程結束。
目前逆作法的新技術有:
(1)框架逆作法。利用地下各層鋼筋混凝土肋形樓板中先期澆筑的交叉格形肋梁,對圍護結構形成框格式水平支撐,待土方開挖完成后再二次澆筑肋形樓板。
(2)躍層逆作法。是在適當?shù)牡刭|環(huán)境條件下,根據(jù)設計計算結果,通過局部樓板加強以及適當?shù)氖┕ご胧?,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實現(xiàn)躍層超挖,即跳過地下一層或兩層結構梁板的施工,實現(xiàn)土方施工的大空間化,提高施工效率。
(3)踏步式逆作法。該法是將周邊若干跨樓板采用逆作法踏步式從上至下施工,余下的中心區(qū)域待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后逐層向上順作,并與周邊逆作結構銜接完成整個地下室結構。
(4)一柱一樁調垂技術。在逆作施工中,豎向支承樁柱的垂直精度要求是確保逆作工程質量、安全的核心要素,決定著逆作技術的深度和高度。目前,鋼立柱的調垂方法主要有氣囊法、校正架法、調垂盤法、液壓調垂盤法、孔下調垂機構法、孔下液壓調垂法、HDC高精度液壓調垂系統(tǒng)等。
1.9.2技術指標
(1)豎向支承結構宜采用一柱一樁的形式,立柱長細比不應大于25。立柱采用格構柱時,其邊長不宜小于420mm,采用鋼管混凝土柱時,鋼管直徑不宜小于500mm。立柱及立柱樁的平面位置允許偏差為10mm,立柱的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300,立柱樁的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200。
(2)主體結構底板施工前,立柱樁之間及立柱樁與地下連續(xù)墻之間的差異沉降不宜大于20mm,且不宜大于柱距的1/400。立柱樁采用鉆孔灌注樁時,可采用后注漿措施,以減小立柱樁的沉降。
(3)水平支撐與主體結構水平構件相結合時,同層樓板面存在高差的部位,應驗算該部位構件的受彎、受剪和受扭承載能力,在結構樓板的洞口及車道開口部位,當洞口兩側的梁板不能滿足傳力要求時,應采用設置臨時支撐等措施。
逆作法施工技術應符合《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術規(guī)程》JGJ165的相關規(guī)定。
1.9.3適用范圍
逆作法適用于如下基坑:
(1)大面積的地下工程;(2)大深度的地下工程,一般地下室層數(shù)大于或等于2層的項目更為合理;(3)基坑形狀復雜的地下工程;(4)周邊狀況苛刻,對環(huán)境要求很高的地下工程;(5)上部結構工期要求緊迫和地下作業(yè)空間較小的地下工程。
目前逆作法已廣泛用于高層建筑地下室、地鐵車站、地下車庫、市政、人防工程等領域。
1.9.4工程案例
上海中心裙房工程、上海鐵路南站南廣場、南京青奧中心、浙江慈溪財富中心工程、天津富力中心、重慶巴南商業(yè)中心、北京地鐵天安門東站、廣州國際銀行中心、南寧永凱大廈等。
1.10 超淺埋暗挖施工技術
1.10.1技術內容
在下穿城市道路的地下通道施工時,地下通道的覆蓋土厚度與通道跨度之比通常較小,屬于超淺埋通道。為了保障城市道路、地下管線及周邊建(構)筑物正常運用,需采用嚴格控制土體變形的超淺埋暗挖施工技術。一般采用長大管棚超前支護加固地下通道周圍土體,將整個地下通道斷面分為若干個小斷面進行順序錯位短距開挖,及時強力支護并封閉成環(huán),形成平頂直墻交替支護結構條件,進行地下通道或空間主體施工的支護技術方法。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對施工影響范圍內的城市道路、管線及建(構)筑物的變形監(jiān)測,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支護參數(shù)。該技術主要利用鋼管剛度強度大,水平鉆定位精準,型鋼拱架連接加工方便、撐架及時和適用性廣等特點,可以在不阻斷交通、不損傷路面、不改移管線和不影響居民等城市復雜環(huán)境下使用,因此具有安全、可靠、快速、環(huán)保、節(jié)資等優(yōu)點。
1.10.2技術指標
(1)地下通道頂部覆蓋土厚度H與其暗挖斷面跨度A(矩形底邊寬度)之比H/A≤0.4;
(2)管棚:鋼管管徑90~1000mm,管壁厚度8、12、14、16mm,長度為24~150m;漿液水灰比宜為0.8~1,當采用雙液注漿時,水泥漿液與水玻璃的比例宜為1:1;
(3)注漿加固滲透系數(shù)應不大于1.0×10-6cm/s;
(4)型鋼拱架間距500~750mm;
主要參照標準:《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
1.10.3適用范圍
一般填土、粘土、粉土、砂土、卵石等第四紀地層中修建的地下通道或地下空間。
1.10.4工程案例
北京首都機場2-3號航站樓聯(lián)絡通道、青島膠州市民廣場。
1.11 復雜盾構法施工技術
1.11.1技術內容
盾構法是一種全機械化的隧道施工方法,通過盾構外殼和管片支承四周圍巖防止發(fā)生坍塌。同時在開挖面前方用切削裝置進行土體開挖,通過出土機械外運出洞,靠千斤頂在后部加壓頂進,并拼裝預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結構的一種機械化施工方法。由于盾構施工技術對環(huán)境影響很小而被廣泛地采用,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
復雜盾構法施工技術為復雜地層、復雜地面環(huán)境條件下的盾構法施工技術,或大斷面圓形(洞徑大于10m)、矩形或雙圓等異形斷面形式的盾構法施工技術。
選擇盾構形式時,除考慮施工區(qū)段的圍巖條件、地面情況、斷面尺寸、隧道長度、隧道線路、工期等各種條件外,還應考慮開挖和襯砌等施工問題,必須選擇安全且經(jīng)濟的盾構形式。盾構施工在遇到復雜地層、復雜環(huán)境或者盾構截面異形或者盾構截面大時,可以通過分析地層和環(huán)境等情況合理配置刀盤、采用合適的掘進模式和掘進技術參數(shù)、盾構姿態(tài)控制及糾偏技術、采用合適的注漿方式等各種技術要求來解決以上的復雜問題。盾構法施工是一個系統(tǒng)性很強的工程,其設計和施工技術方案的確定,要從各個方面綜合權衡與比選,最終確定合理可行的實施方案。
盾構機主要是用來開挖土、砂、圍巖的隧道機械,由切口環(huán)、支撐環(huán)及盾尾三部分組成。就斷面形狀可分為單圓形、復圓形及非圓形盾構。矩形盾構是橫斷面為矩形的盾構機,相比圓形盾構,其作業(yè)面小,主要用于距地面較近的工程作業(yè)。矩形盾構機的研制難度超過圓形盾構機。目前,我國使用的矩形盾構機主要有2個、4個或6個刀盤聯(lián)合工作。
1.11.2技術指標
(1)承受荷載:設計盾構時需要考慮的荷載,如土壓力、水壓力、自重、上覆荷載的影響、變向荷載、開挖面前方土壓力及其他荷載。
(2)盾構外徑:所謂盾構外徑,是指盾殼的外徑,不考慮超挖刀頭、摩擦旋轉式刀盤、固定翼、壁后注漿用配管等突出部分。
(3)盾構長度:盾構本體長度指殼板長度的最大值,而盾構機長度則指盾構的前端到尾端的長度。盾構總長系指盾構前端至后端長度的最大值。
(4)總推力:盾構的推進阻力組成包括盾構四周外表面和土之間的摩擦力或粘結阻力(F1);推進時,口環(huán)刃口前端產生的貫入阻力(F2);開挖面前方阻力(F3);變向阻力(曲線施工、蛇形修正、變向用穩(wěn)定翼、擋板阻力等)(F4);盾尾內的管片和殼板之間的摩擦力(F5);后方臺車的牽引阻力(F6)。以上各種推進阻力的總和(∑F),須對各種影響因素仔細考慮,留出必要的余量。
1.11.3適用范圍
(1)適用于各種復雜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從淤泥質土層到中風化和微風化巖層。
(2)盾構法施工隧道應有足夠的埋深,覆土深度不宜小于6m。隧道覆土太淺,盾構法施工難度較大;在水下修建隧道時,覆土太淺盾構施工安全風險較大。
(3)地面上必須有修建用于盾構進出洞和出土進料的工作井位置。
(4)隧道之間或隧道與其他建(構)筑物之間所夾土(巖)體加固處理的最小厚度為水平方向1.0m,豎直方向1.5m。
(5)從經(jīng)濟角度講,盾構連續(xù)施工長度不宜小于300m。
1.11.4工程案例
盾構法廣泛應用于隧道和地下工程中。上海地鐵、跨江隧道均采用盾構法施工;深圳地鐵5號線的盾構工程穿越復雜地層;南京地鐵四號線盾構區(qū)間穿越了上軟下硬地層以及大量廠房民居,地質情況復雜多變、地下水豐富、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等特點;鄭州中州大道采用6個刀盤聯(lián)合工作的矩形盾構機,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世界最大矩形盾構機。西安地鐵4號線與武漢地鐵11號線都采用了盾構法施工;北京的眾多地鐵線路也采用了盾構法施工,其中16號線首次采用外徑6.4m地鐵管片,使隧道空間明顯增大。
1.12 非開挖埋管施工技術
1.12.1技術內容
非開挖埋管施工技術應用較多的主要有頂管法、定向鉆進穿越技術以及大斷面矩形通道掘進技術。
(1)頂管法
頂管法是在松軟土層或富水松軟地層中敷設管道的一種施工方法。隨著頂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成熟,已經(jīng)涌現(xiàn)了一大批超大口徑、超長距離的頂管工程?;炷另敼芄軓阶畲筮_到4000mm,一次頂進最長距離也達到2080m。隨著大量超長距離、超大口徑頂管工程的出現(xiàn),也產生了相應的頂管施工新技術。
1)為維持超長距離頂進時的土壓平衡,采用恒定頂進速度及多級頂進條件下螺旋機智能出土調速施工技術;該新技術結合分析確定的土壓合理波動范圍參數(shù),使頂管機智能的適應土壓變化,避免大的振動。
2)針對超大口徑、超長距離頂進過程中頂力過大問題開發(fā)研制了全自動壓漿系統(tǒng),智能分配注漿量,有效進行局部減阻。
3)超長距離、多曲線頂管自動測量及偏離預報技術是迄今為止最為適合超長距離、曲線頂管的測量系統(tǒng),該測量系統(tǒng)利用多臺測量機器人聯(lián)機跟蹤測量技術,結合歷史數(shù)據(jù),對工具管導引的方向及幅度作出預報,極大地提高了頂進效率和頂管管道的質量。
4)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頂管(簡稱JPCCP)拼接技術,利用副軌、副頂、主頂全方位三維立體式進行管節(jié)接口姿態(tài)調整,能有效解決該種新型復合管材高精度接口的拼接難題。
(2)定向鉆進穿越
根據(jù)入土點和出土點設計出穿越曲線,然后根據(jù)穿越曲線利用穿越鉆機先鉆出導向孔、再進行擴孔處理,回拖管線之后利用泥漿的護壁及潤滑作用將已預制試壓合格的管段進行回拖,完成管線的敷設施工。其新技術包括:
1)測量鉆頭位置的隨鉆測量系統(tǒng),隨鉆測量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是在保證鉆桿強度的前提下鉆桿本體的密封以及鉆桿內永久電纜連接處的密封。
2)具有孔底馬達的全新旋轉導向鉆進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有效解決了定子和軸承的壽命問題以及可以按照設定導向進行旋轉鉆進。
(3)大斷面矩形地下通道掘進施工技術
利用矩形隧道掘進機在前方掘進,而后將分節(jié)預制好的混凝土結構件在土層中頂進、拼裝形成地下通道結構的非開挖法施工技術。
矩形隧道掘進機在頂進過程中,通過調節(jié)后頂主油缸的推進速度或調節(jié)螺旋輸送機的轉速,以控制攪拌艙的壓力,使之與掘進機所處地層的土壓力保持平衡,保證掘進機的順利頂進,并實現(xiàn)上覆土體的低擾動;在刀盤不斷轉動下,開挖面切削下來的泥土進入攪拌艙,被攪拌成軟塑狀態(tài)的擾動土;對不能軟化的天然土,則通過加入水、粘土或其他物質使其塑化,攪拌成具有一定塑性和流動性的混合土,由螺旋輸送機排出攪拌艙,再由專用輸送設備排出;隧道掘進機掘進至規(guī)定行程,縮回主推油缸,將分節(jié)預制好的混凝土管節(jié)吊入并拼裝,然后繼續(xù)頂進,直至形成整個地下通道結構。
大斷面矩形地下通道掘進施工技術施工機械化程度高,掘進速度快,矩形斷面利用率高,非開挖施工地下通道結構對地面運營設施影響小,能滿足多種截面尺寸的地下通道施工需求。
1.12.2技術指標
(1)頂管法
1)根據(jù)工程實際分析螺旋機在不同壓力及土質條件下的出土能力變化趨勢,設計設定出適應工程的螺旋機智能調速功能,應對不同土層對出土機制的影響;
2)利用帶球閥和有自動開閉的壓漿裝置,結合智能操控平臺,使每個注漿孔都被納入自動控制范圍,遠程操控、設定壓漿參數(shù),合理分配壓漿量,在比較堅硬的卵石土層應設定多分配壓漿量,比較松軟、富水土層少壓漿或可不壓,起到有的放矢的功效;
3)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頂管施工承壓管道,采用特制的中繼環(huán)系統(tǒng),中繼環(huán)承插口應按照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承插口精度要求制作,保證與其他管節(jié)接口密封性能良好;
4)預應力鋼筒混凝土頂管管節(jié)接口拼接施工,利用三維立體式拼接系統(tǒng)時,在承插口距離臨近時,應控制頂進速度0.001m/s,宜慢不宜快。
(2)定向鉆進穿越
1)采用無線傳輸儀器進行隨鉆測量,免除有線傳輸帶來的距離限制,在井眼位置安裝信號接收儀器,及時反饋軌道監(jiān)測數(shù)據(jù)以及掌握鉆向動態(tài)。
2)根據(jù)土層情況設定旋轉鉆頭方向參數(shù)以及孔底馬達的動力參數(shù),結合遠程操控平臺智能化進行鉆進穿越施工。
(3)大斷面矩形地下通道掘進施工技術
地下通道最大寬度 6.9m;地下通道最大高度 4.3m。
1.12.3適用范圍
(1)頂管法
1)特別適用于在具有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的土層中施工,也適用于在具有卵石、碎石和風化殘積土的土層中施工。
2)適用于城區(qū)水污染治理的截污管施工,適用于液化氣與天然氣輸送管、油管的施工以及動力電纜、寬頻網(wǎng)、光纖網(wǎng)等電纜工程的管道施工。
3)適用于城市市政地下工程中穿越公路、鐵路、建筑物下的綜合通道及地鐵人行通道施工。
(2)定向鉆進穿越
1)定向鉆進穿越法適合的地層條件為砂土、粉土、粘性土、卵石等地況。
2)在不開挖地表面條件下,可廣泛應用于供水、煤氣、電力、電訊、天然氣、石油等管線鋪設施工。
(3)大斷面矩形地下通道掘進施工技術
能適應 N值在 10以下的各類粘性土、砂性土、粉質土及流砂地層;具有較好的防水性能,最大覆土層深度為 15m;通過隧道掘進機的截面模數(shù)組合,可滿足多種截面大小的地下通道施工需求。
1.12.4工程案例
(1)頂管法
上海南市水廠過江頂管工程頂進直徑為3000mm的鋼管總長度1120m;上海市引水長橋支線頂管工程頂進長度1743m;嘉興市污水處理排海工程頂進2050m超長距離鋼筋混凝土頂管;汕頭市第二過海頂管工程頂進2080m,鋼頂管直徑2m;無錫長江引水工程實現(xiàn)2200mm鋼管雙管同步頂進2500m;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南干線DN4000鋼混凝土頂管工程長距離頂進2039m;上海黃浦江閔奉支線C2標預應力鋼筒混凝土頂管(JPCCP)工程成功頂進874m。
(2)定向鉆進穿越
墨水河定向鉆穿越工程,穿越長度為532m;珠?!猩教烊粴夤艿蓝诠こ痰哪サ堕T水道定向鉆進穿越工程;鄭州南變電站備用電源鄭堯高速地下穿越工程;上海市軌道交通6 號線港城路車輛段33A標工程;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擴建工程南區(qū)給水泵站工程;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市政道路及配套1標段等工程施工都采用了定向鉆進穿越技術。
(3)大斷面矩形地下通道掘進施工技術
上海軌道交通 6 號線浦電路車站、8 號線中山北路車站、4 號線南浦大橋車站等。
1.13 綜合管廊施工技術
1.13.1技術內容
綜合管廊,也可稱之“共同溝”,是指城市地下管道綜合走廊,它是為實施統(tǒng)一規(guī)劃、設計、施工和維護,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設市政公用管線的市政公用設施。采取綜合管廊可實現(xiàn)各種管線以集約化方式敷設,可以使城市的地下空間資源得以綜合利用。
綜合管廊的施工方法主要分為明挖施工和暗挖施工。
明挖施工法主要有:放坡開挖施工;水泥土攪拌樁圍護結構;板樁墻圍護結構以及SMW工法等。明挖管廊的施工可采用現(xiàn)澆施工法與預制拼裝施工法?,F(xiàn)澆施工法可以大面積作業(yè),將整個工程分割為多個施工標段,加快施工進度。預制拼裝施工法要求有較大規(guī)模的預制廠和大噸位的運輸及起吊設備,施工技術要求高,對接縫處施工處理有嚴格要求。
暗挖施工法主要有盾構法、頂管法等。盾構法和頂管法都是采用專用機械構筑隧道的暗挖施工方法,在隧道的某段的一端建造豎井或基坑,以供機械安裝就位。機械從豎井或基坑壁開孔處出發(fā),沿設計軸線,向另一豎井或基坑的設計孔洞推進、構筑隧道,并有效地控制地面隆降。盾構法、頂管法施工具有自動化程度高,對環(huán)境影響小,施工安全,質量可靠,施工進度快等特點。
1.13.2技術指標
(1)明挖法
1)基礎工程
綜合管廊工程基坑(槽)開挖前,應根據(jù)圍護結構的類型、工程水文地質條件、施工工藝和地面荷載等因素制定施工方案。
基坑回填應在綜合管廊結構及防水工程驗收合格后進行?;靥畈牧蠎显O計要求及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管廊兩側回填應對稱、分層、均勻。管廊頂板上部1000mm范圍內回填材料應采用人工分層夯實,大型碾壓機不得直接在管廊頂板上部施工。綜合管廊回填土壓實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綜合管廊基礎施工及質量驗收應符合《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2的有關規(guī)定。
2)現(xiàn)澆結構
綜合管廊模板施工前,應根據(jù)結構形式、施工工藝、設備和材料供應條件進行模板及支架設計。模板及支撐的強度、剛度及穩(wěn)定性應滿足受力要求。
混凝土的澆筑應在模板和支架檢驗合格后進行。入模時應防止離析;連續(xù)澆筑時,每層澆筑高度應滿足振搗密實的要求;預留孔、預埋管、預埋件及止水帶等周邊混凝土澆筑時,應輔助人工插搗。
混凝土底板和頂板應連續(xù)澆筑不得留置施工縫,設計有變形縫時,應按變形縫分倉澆筑。
混凝土施工質量驗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4的有關規(guī)定。
3)預制拼裝結構
預制拼裝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模板,應采用精加工的鋼模板。
構件堆放的場地應平整夯實,并應具有良好的排水措施。構件運輸及吊裝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不應低于設計強度的75%。
預制構件安裝前應對其外觀、裂縫等情況應按設計要求及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4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結構性能檢驗。當構件上有裂縫且寬度超過0.2mm時,應進行鑒定。
預制構件和現(xiàn)澆構件之間、預制構件之間的連接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預制拼裝綜合管廊結構采用預應力筋連接接頭或螺栓連接接頭時,其拼縫接頭的受彎承載力應滿足設計要求。
螺栓的材質、規(guī)格、擰緊力矩應符合設計要求及《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7和《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的有關規(guī)定。
(2)暗挖法
1)盾構法
盾構法的技術指標應符合《盾構法隧道施工與驗收規(guī)范》GB 50446的有關規(guī)定。
2)頂管法
計算施工頂力時,應綜合考慮管節(jié)材質、頂進工作井后背墻結構的允許最大荷載、頂進設備能力、施工技術措施等因素。施工最大頂力應大于頂進阻力,但不得超過管材或工作井后背墻的允許頂力。
一次頂進距離大于100m時,應采取中繼間技術。
頂管法的技術指標應符合《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的有關規(guī)定。
1.13.3適用范圍
綜合管廊主要用于城市統(tǒng)一規(guī)劃、設計、施工及維護的市政公用設施工程,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設市政公用管線。
1.13.4工程案例
北京天安門廣場綜合管廊、上海浦東新區(qū)張楊路共同溝、廣州大學城綜合管廊、昆明廣福路和彩云路綜合管廊、中關村(西區(qū))綜合管廊、上海世博園區(qū)綜合管廊、武漢光谷綜合管廊、珠海橫琴新區(qū)環(huán)島綜合管廊、上海安亭新鎮(zhèn)綜合管廊、上海松江新城綜合管廊等。
?
- 上一篇:建筑工程系召開新學期開學工作會議[ 08-30 ]
- 下一篇:建筑工程技術-鋼筋與混凝土技術[ 09-12 ]